为培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的野外发现、实地调研、综合分析与方案策划与设计能力,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20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于8月27日正式开展综合野外实习。本次野外实习由郑芳、卜晓燕、赵小勇3位老师带队,2020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35名学生参加。
前期准备。出发前一天各小组分工协作,查找并熟悉宁夏及各地市国土空间规划、关中平原城市群与西安都市圈规划、银川市城市要素空间、乡村与其他场地的遥感影像与地图。在此基础上,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协商,准备调研方案。
实习第一站: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众志缚沙数十载,万亩绿洲展新颜”,在三代白芨滩人60年坚持不懈地防沙治沙下,白芨滩在浩瀚沙漠中筑起了一道长达近百里的绿色屏障,有效遏制了毛乌素沙漠的南移西扩。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了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壤,气候,水文等地理特征以及三代治沙人的故事。卜晓燕老师介绍了白芨滩地域分异规律和自然保护价值,本次实践活动充分依托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教育资源,让同学们亲身感悟治沙精神,体会荒漠化治理的挑战之大和付出之多。
实习第二站:闽宁镇
抵达原隆村,同学们分组行动采访了当地村民,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和特色文化,参观了当地部分企业,学习到闽宁镇脱贫攻坚的精神。来到闽宁镇史馆,了解从闽宁村到闽宁镇、从干沙滩到金沙滩的变化以及闽宁两地人民互帮互助的美好记忆。
实习第三站:石炭井与大武口城区
石炭井位于贺兰山北段腹地,是一座因煤而兴,因煤而衰的城市。其丰厚的工业遗产,沉淀着石嘴山工业发展的时代脉络。随着煤炭资源枯竭,小镇日益破败,但依托贺兰山的自然优势,传承工矿发展、生态修复的时代脉络,石炭井发展文旅产业,使影视产业成为该市生态工业文化旅游新的增长点。此外,还参观了大武口城区的部分地段,包括步行街与大窑饮品生产基地等场地。
实习第四站:青铜峡与吴忠城区
青铜峡市陈袁滩镇唐滩村立足鱼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通过与当地干部群众交谈,深入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大家了解到该村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乡村振兴建设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接着我们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来到利通区滨河体育场,驻足黄河边,郑芳老师带领同学们共同回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6月在黄河吴忠滨河大道古城湾砌护段视察黄河生态治理保护状况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再次深刻领悟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实习第五站:海原县
主要观测南华山、海原县城及典型村庄。南华山保护区位于宁夏海原县境内,呈西北-东南走向,总面积为20121公顷,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绿色生态屏障,是宁夏中南部地区的“绿色水塔”和“天然氧吧”,海原人称南华山为“母亲山”。赵小勇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南华山的气候、海拔、地形、林下灌草、土壤等基本信息,同学们认真聆听并做好相关记录。随后同学们参观了海原地震博物馆,馆内全面系统展示海原大地震震前预兆、地震灾难、赈灾自救、地震记忆、地震科考、地震遗迹,警示教育人们以科学的方法防灾减灾。赵小勇老师带领大家站着高处,重点讲述海原县县城发展的地理背景、发展历史与未来设想。
在历时七天的综合实习中,同学们将书本中所学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理论与知识运用于切身的野外实践中,用双脚丈量大地,同学们对本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