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您是第 位访客

石云 教授

系别: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

教学方向:生态遥感、水土保持3S应用

研究方向:旱区生态遥感,水土流失过程与驱动机制

邮箱:shiysky@163.com

  • 个人简介

    石云,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主持或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共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自治区科研项目6项,主持或参与各类横向课题20余项。在国内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参编专著2部。获得宁夏回族自治区进步三等奖2项。

  • 研究课题

    1.基于景观格局变化的黄土高原县域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效益评价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2-2015年主持。

    2.沙化区破碎化生境对昆虫多样性及种间关系影响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2014年,参加。

    3.农牧交错区农田害虫生态控制的'马赛克景观与循环'及模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3-2016,参加。

    4.贺兰山矿区生态修复战略研究,中国工程技术发展战略宁夏研究院重大战略研究项目,2021-2022年,主持。

    5.宁东基地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与环境调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2021年,主持。

    6.贺兰山东麓植被分异机制研究,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2-2024年,主持。

    7.宁夏坝地潜力评价及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2024-2026年,子课题主持。

    8.贺兰山矿山生态修复模式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银川市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2025-2026年,主持。

    9.贺兰山矿区生态修复模式分析及典型治理示范研究(2022-2024),主持。

    10.银川市2025-2035年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及两区划定,主持。

    11.2023年度宁夏实施全国水土保持规划情况评估项目,主持。

    12.2022年度宁夏实施全国水土保持规划评估项目,主持。

    13.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全国水土保持规划情况规划评估项目(2021年度),主持。

    14.宁夏回族自治区2020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四标段,主持。

    15.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全国水土保持规划情况考核评估项目(2020年度),主持。

    16.宁夏回族自治区省级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2019年度),主持。

    17.宁夏回族自治区2019年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管扰动图斑现场复核,主持。

    18.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全国水土保持规划情况自评项目(2019年度),主持。

    19.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全国水土保持规划情况自评项目(2018年度),主持。

    20.吴忠市2018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主持。

    21.黄土丘陵沟壑区县域生态价值评估及生态补偿研究,宁夏高校科研项目,2016-2018年,主持。

    22.基于RS和GIS的彭阳县退耕还林(草)决策分析,宁夏自然科学基金,2008-2010年,主持。

    23.基于CLSE的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评价研究,宁夏自然科学基金,2016-2018年,主持。

    24.科研-创新协同发展的ArcGIS课程改革,宁夏回族自治区教改课题,2016-2018,主持。

    25.宁东基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评价(2015年度),主持。

    26.泾河流域(彭阳县段)生态健康评估,参加。

    27.清水河流域(原州区段)生态健康评估,参加。

    28.宁夏水土保持普查内业,参加。

  • 研究成果

    (一)论文

    (一)论文

    1.Aihong S,Na Z,Yun S*,et al.Soil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in varied micro-topographies of an alluvial fan at eastern Helan Mountains,Northwest China[J].Journal of Arid Land,2024,16(12):1648-1663.

    2.Aihong S,Yun S*,Wenbao M,et al.Effects of desert plant communities on soil enzyme activities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in the proluvial fan in the eastern foothills of the Helan Mountain in Ningxia,China[J].Journal of Arid Land,2024,16(05):725-737.

    3.马益婷,石云*,李聪,等.基于InVEST与CAMarkov模型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碳储量估测及经济价值估算[J/OL].环境科学,1-17[2025-03-27].https://doi.org/10.13227/j.hjkx.202406102.

    4.李红霞,石云*,丁中杰,等.结合多源遥感数据和面向对象的旱区湿地信息提取[J/OL].环境科学,1-16[2025-03-27].https://doi.org/10.13227/j.hjkx.202405330.

    5.李红霞,石云*,沈爱红,等.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微地形分类研究[J].第四纪研究,2025,45(01):178-190.

    6.沈爱红,佘洁,石云*,等.2001—2020年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植被覆盖度演变[J].中国沙漠,2024,44(03):308-320.

    7.佘洁,沈爱红,石云*,等.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和面向对象技术的荒漠草原植被分类[J].草业学报,2024,33 (07): 1-14.

    8.佘洁,佘璐,沈爱红,石云*等.宁夏沿黄城市带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环境科学,2024,45 (11): 6458-6476.

    9.朱晓雯,石云*,李建华等.宁夏不同地理分区乡村聚落时空演变对比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3,42(04):155-161.

    10.石云,朱晓雯,李建华等.基于多智能体的黄土高原沟壑区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J].经济地理,2023,43(07):170-178.

    11.赵娜,沈爱红,石云*等.贺兰山东麓冲积扇区不同微地形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特征[J].西南农业学报,2023,36(11):2451-2463.

    12.佘洁,石云*,赵娜等.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23,55(01):165-172.

    13.王雅芳,李国旗,石云等.贺兰山低山区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关系分析[J].草地学报,2023,31(01):166-172.

    14.马小燕,朱晓雯,赵金涛,石云*等.1995-2015年宁夏沿黄城市带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2,33(02):216-224.

    15.马小燕,朱晓雯,赵金涛,石云*等.基于SPEI的宁夏沿黄城市带干旱特征及驱动性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2,29(05):364-373.

    16.赵金涛,马逸雪,石云*等.基于ANN-CA模型的黄土丘陵区县域土壤侵蚀演变预测[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19(06):60-68.

    17.马永强,马超,欧阳芳,石云*等.黄土丘陵区地表甲虫空间异质性对环境变化的响应[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9(02):68-75.

    18.马永强,石云*,郝姗姗等.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土地变化及其对生境质量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6(01):118-124.

    19.李启萌,刘一凡,石云*等.宁夏南部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梯田信息提取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3,46(10):54-57.

    20.朱晓雯,石云*,马小燕等.黄河流域村庄多尺度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J].小城镇建设,2022,40(10):23-30.

    21.马小燕,马永强,石云*等.基于宁东干旱特点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变化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1,44(07):73-77+83.

    22.王立明,石云,刘平.1995—2015年宁南陇东丘陵沟壑蓄水保土区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分析—以宁夏彭阳县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2019,(09):48-51.

    23.李梦华,石云*,马永强等.基于面向对象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信息提取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42(05):50-54.

    24.郝姗姗,李梦华,马永强,石云*等.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因子敏感性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9,17(02):77-86.

    25.马永强,石云*,郝姗姗等.黄土丘陵区土地覆盖和生物多样性功能演化及预测[J].生态学报,2019,39(08):2806-2815.

    26.马永强,李梦华,郝姗姗,石云*等.黄土丘陵沟壑区雨水资源化途径及潜力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07):9-14.

    27.庄逐舟,黄秋昊,石云*.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地形梯度关系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6,23(04):331-337.

    28.杭佳,石云,安婧婧等.宁夏黄土丘陵区不同生态恢复生境中步甲对微生境的选择[J].林业科学,2016,52(01):71-79.

    29.石云,贾科利,李建华等.基于地方特色的GIS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2):216-219+237.

    30.马小燕,马永强,石云*等.基于宁东干旱特点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变化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1,44(07):73-77+83.

    31.王立明,石云,刘平.1995—2015年宁南陇东丘陵沟壑蓄水保土区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分析—以宁夏彭阳县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2019,(09):48-51.

    32.李梦华,石云*,马永强等.基于面向对象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信息提取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42(05):50-54.

    33.郝姗姗,李梦华,马永强,石云*等.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因子敏感性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9,17(02):77-86.

    34.马永强,石云*,郝姗姗等.黄土丘陵区土地覆盖和生物多样性功能演化及预测[J].生态学报,2019,39(08):2806-2815.

    35.马永强,李梦华,郝姗姗,石云*等.黄土丘陵沟壑区雨水资源化途径及潜力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07):9-14.

    36.庄逐舟,黄秋昊,石云*.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地形梯度关系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6,23(04):331-337.

    37.杭佳,石云,安婧婧等.宁夏黄土丘陵区不同生态恢复生境中步甲对微生境的选择[J].林业科学,2016,52(01):71-79.

    38.石云,贾科利,李建华等.基于地方特色的GIS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2):216-219+237.

    39.何文秀,石云*.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复杂度分析[J].测绘科学,2015,40(10):146-152.

    40.宋乃平,王兴,石云等.农牧交错带牧业系统波动性及影响因子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4):217-224.

    41.耿莎,石云*.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景观格局与生态恢复措施和地形因子耦合关系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5,31(02):197-203.

    42.韩沐汶,庄逐舟,马超,石云*等.基于生态绿当量的生态移民区生态效益评价——以盐池县移民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4,21(06):211-217.

    43.杭佳,石云,刘文惠等.宁夏黄土丘陵区不同生态恢复生境地表甲虫多样性[J].生物多样性,2014,22(04):516-526.

    44.杭佳,石云*,贺达汉等.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动态与景观格局分析——以彭阳县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06):203-208+2.

    45.王婷玉,石云*,米文宝.宁夏遥感影像旅游地图的编制[J].宁夏工程技术,2013,12(01):27-29.

    46.赵紫华,石云,贺达汉等.不同农业景观结构对麦蚜种群动态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0,30(23):6380-6388.

    47.石云,张靓.基于GIS的银川湿地资源管理系统建设[J].中国水土保持,2009,(12):60-62.

    48.石云.基于GIS的彭阳县退耕还林(草)与林草配置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305-14307+14315.

    49.石云,焦超卫,米文宝等.基于GIS的彭阳县退耕还林(草)决策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2009,(09):26-28.

    50.刘万青,石云,刘勃利.利用IMAGIS快速制作城市三维景观图的方法——以西北大学校园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3):481-484.

    51.石云,米文宝,刘万青.3S技术在宁夏南部山区退耕还林还草中的应用[J].水土保持研究,2006,(01):224-226.

    (二)专著

    1.石云,等,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动态研究,阳光出版社,200千字,2021。

    2.石云,ArcGIS专题应用-GIS在宁夏水土保持生态中的实践,阳光出版社,230千字,2020。

    3.参编,中国自然资源通典宁夏卷[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5。

    4.参编,宁夏生态移民发展研究[M].阳光出版社,2015。

  • 获奖/荣誉称号

    1.2024年宁夏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地水土流失危害风险分析及生态安全评价)

    2.2022年宁夏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研究及生态评价)。

    3.2022年第八届宁夏"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区级铜奖。

    4.2020宁夏水利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研究)。

    5.2016年宁夏大学优秀硕士生指导老师。

    6.2014年第五届“挑战杯”全区大学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优秀指导老师。

    7.宁夏大学第七届教学优秀奖,2014年。

    8.2012年第四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9.2011年宁夏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10.2011年科协优秀论文二等奖。